• A-
  • A+
分享到

万捷:让艺术服务更多、更久

 2014-07-31
作为文化产业领军企业,雅昌文化集团在文化保护、艺术大众教育、生态平衡等方面担负着相应的责任,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倡导艺术公益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和努力,堪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近日,《中国慈善家》专访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先生,深度剖析了雅昌艺术服务、艺术公益理念。现全文发布,以飨全体雅昌同仁。
 
万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像他的偶像乔布斯一样,他用做艺术的思维和功力做产品;此外,他还乐于以公益平台推动艺术的传承和传播。
 
雅昌是一家以印刷为核心业务的艺术服务机构,宗旨是通过“为人民艺术服务”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雅昌首先服务好艺术家这个群体,最终实现艺术资源为大众服务的目标。为了让艺术更好地走进大众,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万捷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让文化资源为更多人服务
 
万捷于1993年在深圳创办雅昌不久,就促成企业由传统的印刷厂向着高端艺术品印刷的专业方向转型。多年下来,雅昌已积累了一批艺术家客户资源。
 
但万捷并不满足于只是和艺术家做生意。中国历史悠久,留下了这么多文化资源,如何用它来为更多人服务?这其中有的资源,并不是依靠雅昌一家企业的能力即可获得。
 
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万捷见到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郑欣淼向万捷讲述了自己的心愿。故宫有近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是作为事业单位,故宫的每一笔支出都要事先列入年度预算,经逐级批复才能使用。这对故宫的发展是很大的限制。故宫需要做的事很多,能不能成立一个基金会,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到故宫文化的传播中来?
 
这一想法与万捷的兴趣、理念不谋而合,他和自己的企业正好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发挥专业优势。他还可以利用自己在企业家中的资源,发动更多的企业家一起参与到这个极具地位和象征意义的国家级博物馆的保护中来。
 
2010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纪念日当天,故宫基金会成立。
 
2011年3月29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宣布,故宫基金会已募集到王石、万捷、刘长乐、宁高宁、马化腾、陈启宗、陈东升、冯仑8位企业家捐助的共1600万元资金。这是大陆国家级博物馆引入基金会模式募集社会资金的首次尝试。
 
故宫基金会成立之初即拟定一些运作项目,如设立支持学术研究的故宫学基金、“紫禁卢浮文化行走”、“孩子,圆你故宫梦”等。
 
2011年夏天,“孩子,圆你故宫梦”活动在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100余名贫困地区的学生走进了故宫。那年秋天,故宫的一批展品飞抵巴黎,在故宫基金会的企业家会员的促成下,故宫的文物瑰宝在卢浮宫大放异彩。故宫基金会每年都会资助学者从事故宫学研究。受资助的学者有的来自海外,希望海外研究者能够带来更多的经验。
 
然而,对国内贫困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来说,能亲眼目睹故宫馆藏文物、咀嚼故宫学研究精华的还只是少数人。如何让故宫的文化资源走得更远,让更多人受益?
 
万捷正在牵头,由故宫基金会和雅昌合作成立一个数字化的艺术图书馆,把故宫的资源拍成图片或视频加载到图书馆中,用IT的方式加以传播。艺术图书馆可通过Pad储存起来,成为流动图书馆,直接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将来,人们有需要时,还可随时调用艺术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我有一个愿望,让各地的青少年没离开家乡就知道故宫,尤其是让国内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真实感受到故宫,中国的美育太缺了。”万捷说。
 
“100年后再来看这个数据库会怎么样?”
 
万捷还有更远大的追求,他要打造一个可以留传后世的艺术品数据库。当艺术家有作品需要到雅昌印刷时,雅昌会和艺术家们交流,是否需要将自己的主要作品数字化留存。这项服务甫一推出备受艺术家欢迎。它收费不高,却能将自己的作品做一个梳理,并永久留传。很多艺术家主动找到雅昌表达需求。
 
将采集到的艺术品数据汇集起来,分类存放,待数据足够丰富时,即形成一个艺术品数据库。万捷说,这项工作能够给社会留下东西,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公益”。
 
“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将艺术作品的DNA提取出来,由艺术家鉴定,并去国家版权局登记备案。现在你不觉得特别有价值,但艺术家故去了这就是唯一的证据,100年后再来看这个数据库会怎么样?”
 
在做这项工作时,雅昌会向有需求的艺术家收取一定费用。有的艺术家已经作古,他们的家属或后人有这项需求时,雅昌也会提供相应服务。当被问及这项作为企业业务的服务的公益性时,万捷并不讳言,“企业首先是要盈利,企业倒闭了我再去做公益就不是企业家的身份,公益也难以持久。”
 
“但雅昌在做这项工作时,很多时候可以不计成本。”万捷同时表示,雅昌的艺术品数据库要全面,少不了古代艺术家的资料,但雅昌无法向古人收费,而且古代艺术家作品的收集工作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有的古代艺术家作品被私人收藏家或公共博物馆收藏,雅昌觉得有价值,也会派人天南海北一张张去收集。
 
“不能什么有钱赚就去做什么,要有所追求和对社会价值的考量。”万捷说。
 
为了支持企业开展一些微利甚至不盈利的活动,2012年3月,雅昌成立了“雅昌艺术基金会”。
 
艺术家收藏家才是最大的慈善家
 
现在,雅昌艺术基金会每年都会发布一个“艺术家公益榜”,梳理自1919年以来全球华人艺术家或其家属向中国公共艺术机构捐赠作品的信息。
 
在艺术家公益榜的一个视频中,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他(徐悲鸿)不在了,我要这些财富做什么?”廖静文捐赠的徐悲鸿作品,可确认的市场估值达21.59亿元。
 
雅昌曾对艺术家的捐赠作品与行为进行征集、调研、整理,统计数据显示,自1949年以来,国内艺术家群体及其家属们的捐赠完全可以与企业家群体比肩。
 
但现实生活中,如艺术品拍卖场合,人们往往只看到企业家的慷慨,却很少注意到艺术家在背后的付出。万捷对此十分感慨:“最大的慈善家不是企业家,而是艺术家收藏家,只是他们的贡献在很多时候被忽略了。”
 
乔布斯迷的艺术印刷
 
在北京雅昌万捷的办公室,书架上放置着一本本收藏书,或装帧精美,或工艺独特,每本书俨然是一件艺术品。书架前是两张画案,案上笔墨纸砚俱全。书架对面是办公桌,站在桌前抬头即可望见墙上挂着乔布斯(Steve Paul Jobs)的画像。
 
万捷自称是乔布斯迷。在万捷看来,乔布斯首先是艺术家,在做IT时有一种追求,怎样把美和创新融入到工作中。乔布斯留下的苹果系列产品几乎颠覆了印刷这个行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雅昌印刷的艺术书也像苹果系列产品一样充满着创意和对品质的追求。雅昌曾印制过一本曼联足球俱乐部的编年史巨著《曼联》,重达70斤。如今,这本书的样本陈列在北京雅昌的展馆里,站在这部巨大的史书前,其装帧精美、卷轶浩繁让人叫绝。雅昌印制的书籍还曾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多次问鼎有“印刷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班尼奖(Benny Award)金奖。
 
雅昌的艺术品数据库也已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中。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曾到雅昌参观,他站在数据库前心生无限感慨:“一个文明衰落了,断代了,这在世界上屡见不鲜,中国的文明很多也流失了。我们要把这些文明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这是人类的财富。”
 
“总不能在外部搞环保在内部搞污染”
 
在与文化、艺术打交道的同时,万捷也在企业内部推动环保。他说,印刷行业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行业,印刷书没有纸不行,用纸就得砍树。在人类文明需要印刷这个行业时该怎么做环保,这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2005年,万捷经好友王石推荐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万捷感到,加入这个组织,和那么多企业家一起做环保,对他经营企业也就有了更多的约束。“总不能在外部搞环保在内部搞污染。”
 
这几年,雅昌内部实行了一些环保方面的改造。
 
有一次,日本一家企业向雅昌推介最新研发的显影废液减少装置。这款装置不仅能把印刷流程中排出的水洗干净,成为再生水重复利用,还能减少刷版工序中产生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但这款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高出一大截,使用它节约下来的成本还抵不上购买设备的成本。万捷在了解了这款产品后,当即决定购买。在他看来,“节约的不是成本,而是珍贵的水。”
 
每次有机会去外面考察,万捷总喜欢对环保实物进行拍照,回来以后做案例研究,他会把学到的经验在企业内部推广。
 
他曾多次去各地做垃圾分类考察,由此学到了垃圾分类,尤其是将含水分多的垃圾单独分类的重要意义。“有的垃圾在处理时需要集中把水榨干,水榨干就减少了垃圾数量,烧垃圾用油,水分少,用油也少。”现在的北京雅昌,每一个办公室都没有垃圾桶,分类垃圾桶放置在每一层的走廊上,所有垃圾被分为废纸、塑料桶和其他三类。
 
“做企业不仅要约束自己,还要约束企业的每一个人。如果SEE的所有企业家,每人管着一两百万人,这些人又都有家庭朋友亲戚,一起来传播环保,力量就非常大。”万捷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