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香港《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以“填补艺术空白,引领印刷行业”为题,大篇幅报道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
香港《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是香港最大的英文报纸,内容覆盖中港两地以至全亚洲,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具公信力的报章,其报道具权威性,且独立中肯,在业内享负盛名。
全文翻译如下:
雅昌总裁万捷:填补艺术真空,引领印刷行业
企业家万捷从设立艺术印刷公司之初就向世界先进学习,现已创立国际知名品牌。
尼古拉斯·邓
2013年7月21日(星期日)上午4:23
万捷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大陆第一批认真学习印刷技术的人。他也是最早发现高品质艺术品市场空白点的企业家之一。在30年之后,作为一个51岁的北京人,万捷不仅追忆了他个人在这些年的蜕变与成长,也讲述了他的公司雅昌以及雅昌的创意是如何蓬勃发展的。
你是如何对印刷产生兴趣的?
我学习的是较为早期的大学印刷课程,那时也是中国开设教授基础印刷相关课程学校的初期。其实,我本身对印刷并不感兴趣。我当时学习的是包括印刷机器在内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盛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意思是说,几乎所有的男生都想学工科,所以正是这样一种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驱使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方向。然后,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选了一些商业管理的课程,同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领域,并且尤其着迷于印刷业务管理。我意识到我想要成为一名经理或者董事长,而不是被关在一个房间里画图。但是当时没有印刷类的合资企业,也没有私营企业,所以能成为领导者的唯一去处就是国有企业。
大学毕业之后到创立雅昌之前,你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你从这段经历里获得了什么?
确切地说,那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7年,其间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所以,我能判别什么是世界公认的高级印刷,什么样子是所谓的高品质,什么样的设备、材料、技术以及管理称得上是高质量。在那些年里,我也曾到日本向专家学习,并且尤其关注他们的管理技术。我进度很快,所以在25岁的时候被董事会推荐为生产厂长,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厂长。
雅昌现已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在公司发展历程中,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把它提升到这一水平的?
可以说,它始于雅昌刚成立的时候。凭借我在合资公司累积的知识,我们雅昌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利用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向最好的学习,学习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当我们与设备制造商交易时,谈判的重点从来都不是关于价格的,而是关于他们能为我们培训多少人,以及购买后我们所能获得的技术。雅昌已经成立20年了,这仍然是我们所关注的。每年,我们都会送十几名我们的员工出国学习;同时,我们也欢迎国外的人才来雅昌工作。此前,我们曾聘请到德国、英国、丹麦、日本、意大利、瑞士等世界多国的专家为我们工作。直到现在,我们仍有日本和意大利的专家在雅昌(工作)。我们也同诸如惠普这样的美国公司合作。我们不断与世界各地的其他公司交流、学习,这正是引领我们变成一个国际品牌的重要条件。我们的管理提升和产品传播也有助于这种(国际化的)演变。
中国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文化停滞。先把印刷放一边,与其他知名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的发展能力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印刷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国内公司要超于其他外国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比如,在高端时尚设计领域,我们很难与意大利相提并论,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不知需要多少代的积累(才能赶上),而且这也不是我们能够轻易赶上的。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在传统市场实现如此快速的赶超,主要是拜几个因素所赐。首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们获得了培养、利用我们自身才能的机会。其次,那些有志于实现突破的企业家是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都有激情、创造力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现在,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的数量仍然很少,所以他们要达到世界级水平非常难。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处于它们业务领域的最顶端,成为冠军。否则将意味着它们没有在它们的领域做到最好。
班尼奖被视为印刷界的奥斯卡。你第一次获奖时的感受是什么?它为你打开了怎样的大门?
老实说,我直到2001年才知道这样一个奖的存在。我们第一次大获全胜是2000年在香港。那时,我们出乎意料地一次赢得了三个奖项,其中两个是当时所能获得的一对最大奖项。那个时候,所有的最好印刷都是在香港完成的。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家大陆公司,赢得这些香港的奖项是一件大事,因为它标志着我们处于大陆市场的顶尖位置。
电子媒介的演变是怎样影响雅昌这样的印刷生产商的?
我觉得,由于Kindle、iPad这类电子产品的后来居上,报纸和印刷的其他实用形式必然遭受一定的苦难。但是,对于聚焦艺术印刷的公司,这一形势对我们的影响不大。比如,你不能在USB或者一个电子装置上收藏东西,因为它没法产生像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端坐”在某人书架上时所能产生的艺术效果。以电子媒介的形式送某人一本书,这就剥夺了一本书的物理形态所能传达出的郑重气氛。我们相信书籍,尤其是专门被设计成富有艺术品质的书籍,可以被理解为四种形态:它们是艺术,不论是内在还是它们本身;它们是收藏品;它们是奢侈品,这些书籍不像教科书或者手册,而是可以进行挑选的。也就是说,那些选择购买艺术印刷书籍的人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购买物理形态,不仅是看重它的内容,也看重它的外观。最后,它们是装饰品。这种形态可以放在架子上,看起来很好;它可以是一件绝好的礼物,不仅拥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也包含内容上的持久价值。
不论你相信与否,电子形式的出现确实预示着我们的进步。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将会出现更为宏大的艺术鉴赏。这将为我们创造一个利基市场,我们正在利用这一真空,将文学艺术的表达作为我们独特的优势。此外,在制作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所有内容——包括图片、文本等等,在它们被发送到打印机之前,首先涉及到数字化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重排,我们就可以以一个更为便宜的价格发行同样的书的数字版本,以供年轻一代购买和研读,并教他们(领会)蕴涵于每个作品之中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已经能够以很少或几乎没有的额外成本,为自己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Copyright Reserved © 2019 深圳市雅昌艺术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56390号-1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