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宝古韵重现 复制珍籍赢得一片赞誉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在深圳隆重举行
2006-01-21
由雅昌企业(集团)发起,联合日本二玄社、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日本二玄社创立五十周年”暨“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于2006年1月7日至15日,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是2006年初深圳市重要文化展览活动之一,共展出复制作品400余件,主要复制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品。这批作品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的书画大家杰作,如王羲之、文徵明、颜真卿、怀素、苏轼、欧阳修、郑板桥的书法,范宽、郭熙、米芾、王蒙、黄公望、沈周、唐寅、徽总、石涛、八大山人、郎世宁、徐悲鸿等的画。大部分藏品原作因为年久受损,难以再次展出。
雅昌企业(集团)万捷董事长介绍说,为复制这批国宝级名画,二玄社和富士公司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三吨重的相机,底片是特制的,除了特别大的尺幅需要拼接外,原画多大,底片就做多大。印刷设备和材料也是定制的,纸绢装裱,一如原画。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逼真的一次名画复制行动。这批复制品逼真地再现了古画的艺术效果,得到了美术界、收藏界等人士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当代书画大家启功先生曾高度评价该批复制品:“下真迹一等”,“与原作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中国汉学会会长、书画家冯其庸也称赞“(复制品)神韵极佳”,“外表逼真,基本上都是未曾看过的书画珍品。”本次展览同展出的作品还包括来自辽宁、上海、美国威尔逊等三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珍宝。
1月7日上午,精品展举行了简洁的开幕式。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徐钦松,知名人士、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等出席了开幕式。《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电视台、深圳之窗网站等众多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
相关链接:
深圳最大规模的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昨日开展
复制珍籍赢得一片赞誉
2006年01月08日 深圳商报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刘悠扬/文 韩墨/图
【本报讯】由深圳雅昌彩印有限公司、日本二玄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1月7日上午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出席了开幕式。
特意从广州赶来的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徐钦松在致词时盛赞此次书画展,称其不仅仅是美术界的盛事。他提到前年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时,曾有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观赏了一次山水画展览,而该级别的珍籍每60年才能展出一次。因此,二玄社的高仿真复制品不蒂于书画学人的福音。他还强调说,这次专门带了钱来深圳,想要买一些作为学术资料收藏。
展览上,420余件古香古色的书画,赢得了观展人的一片赞誉。深圳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李中原是行家出身,他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前伫立良久,十分感慨地对记者说,“太逼真了。这幅画闻名已久,几乎所有美术教材里都收入了,却从未见过这么大尺寸的。”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美术学院的教学都是看幻灯片,再美的画也必然失真。“颗粒很粗,哪里有这么精细呢?”
除了专业人士,还有许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一位75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后开始从事中国画创作,过去常拿齐白石、徐悲鸿的画册临摹,这次从内地来深圳过年,没料到赶上了这么精彩的展览。“墨的深浅,用笔的疏密远近,每一笔都是一气呵成,连意境都还盎然纸上,更难得竟是在宣纸上印刷。印刷技术的高明,十分惊人。”
据了解,本次书画展是深圳首次最大规模的复制画展览,展期至1月15日结束。
古画中暗藏亲笔签名
本次展览分两大展厅,共计600多平方米,方寸之间珍籍密布。墙上有挂轴,桌上铺长卷,法书、扇面、界画、翎毛画……不禁让人生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叹。
每幅作品一旁,都明码标价,动辄数千上万,着实不菲。但二玄社的产品在中国依然广受欢迎。二玄社美术部总编辑高岛义彦先生告诉记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山水画家萧海春从1996年开始就陆续购藏这批复制品,到现在他已经买全了400多件,并把它们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教材。
“这3幅是镇馆之宝,真迹能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媲美。”高岛义彦首先带记者来到展厅中尺寸最宏伟的作品前,当记者面对《溪山行旅图》、《早春图》和《万壑松风图》这3幅高达2米的巨制时,也不免心生敬畏。要知道,这些都是堪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大师比肩的中国画巨匠们幸存人间的笔触,复制品如此清晰、如此传神,让人几乎能感觉到他们振笔时的脉动。
经高岛先生指引,在《溪山行旅图》中的茂林之间,竟然见到藏有“范宽”二字的亲笔签名。而郭熙的《早春图》,则牵扯出一段复制品验证真迹的画坛佳话。已故中国书画鉴赏和收藏大师王己千曾在1999年美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43.25万美元拍得郭熙的《秋山行旅图》,当时许多人都怀疑这幅作品的真伪,但王己千却认定是真迹。因为他曾购买了二玄社复制的《早春图》,在家反复研究其墨迹和笔法,以次为比照作出了正确判断。
复制品也能鉴定真迹
在众多珍品中穿梭,果真是移步换景,步步有洞天。一转身,即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见到手卷上焦黄的痕迹,高岛解释说,这一本真迹当年在圆明园被烧损,复制时连这些原迹也一一照录。手卷上布满了藏印章,可以清晰见到乾隆的印章,大正时代被日本人菊池惺堂购去的记载,民国时又被当时的台湾外交部长王世杰买回来。一件珍贵文物辗转流传的历史,都在复制品中真实反映了。
从复制品上能否看出原迹是否临摹之作?高岛告诉记者,完全可以。他以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为例,“奉橘三百枚”一句中的“百”字,可以明显看出是“双钩填墨”(类似于描红或字帖)的临摹笔法,是加笔而非一气呵成的原笔。据高岛介绍,王羲之的《三帖》为行书最佳典范,历来临摹者甚多,据考证,现存的这一件真迹是唐代人的临摹之作,而王羲之的原作却没有一件能够传世。
书法作品中,宋徽宗的“瘦金体”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字写得一流,画却不一定。”高岛饶有兴味地指引记者观看《瑞鹤图》和《腊梅山禽图》。书法奇崛、潇洒自不用说,但画艺之纯熟却为后人屡屡质疑。高岛告诉记者,与北京故宫的四幅宋徽宗真迹比较,这两幅作品倒像是他人代笔,传说只有鹤的眼珠是徽宗所点,又传说他仅仅题字而已。
好在有了完美的复制品,世人的众说纷纭才终于有据可依。
除了专业人士,还有许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一位75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后开始从事中国画创作,过去常拿齐白石、徐悲鸿的画册临摹,这次从内地来深圳过年,没料到赶上了这么精彩的展览。“墨的深浅,用笔的疏密远近,每一笔都是一气呵成,连意境都还盎然纸上,更难得竟是在宣纸上印刷。印刷技术的高明,十分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