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捷委员:“净化”艺术品交易市场,促进良性发展
2018-05-23
2008年,上海买家以253万元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经吴老鉴定系伪作。2012年范曾自曝,“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而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2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
类似事件已多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艺术真品的稀缺性冲突下,恶意大量制售假冒名人书画等艺术品现象长期存在并成严峻发展态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面对此类艺术事件,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呼吁,艺术市场急需实行严格的版权保护、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建立艺术品真迹数据库和鉴证体系、完善社会服务、完善《拍卖法》、采取严厉措施、多管齐下,净化市场环境,营造清明、传承有序的艺术品市场。
息息相关的“艺术生活
“艺术”本身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其涵盖对象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而“艺术市场”正与我们当下息息相关的生活相关联。它,服务于物质生产生活,还兼具了审美价值。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辩证了二者不可切分的密切关系。
整体上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在宋元时期开始就已基本成形。其后无论明清时期还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市场始终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近年来由于股市的持续低迷,追逐高收益的流动性资金大量涌入中国艺术市场,对其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艺术市场一路快速发展并持续至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年成交额从几十亿直接跨入千亿元规模。
“几大问题”不容小视
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中国艺术市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我国艺术市场发展时间短,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发展成型的过程中,而过去不完善、不规范的交易机制抑制了艺术品消费,也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忽视艺术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将艺术品投资视为金融理财产品的一种;2.诚信的缺失:艺术品评估系统的缺失,也使得艺术市场中不良从业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的现象时有发生;3.缺乏对新兴市场的监管;4.艺术市场乱象层出不穷:①有些拍卖公司举办自己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级别的拍卖,有些没有拍卖许可资质的艺术机构、企业及个人进行违法拍卖经营;②一些机构打着替消费者维权的幌子,以收取维权费用的形式来牟取商业利益;③艺术品来源系统与追溯系统的缺失,使得艺术市场内假画横行,制假贩假现象颇为严重。由于监管缺失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行业经营者和企业机构形成并遵循着固有的“行规”,制假、贩假、假拍等问题愈演愈烈。;④虚假鉴定、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较为普遍。
以上这些现象都严重打击了普通民众对艺术品消费的积极性,扰乱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
“净化”市场,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艺术品交艺市场急需改善,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也较多。针对这些问题,万捷委员提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
1、实行严格的版权保护;
2、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建立艺术品真迹数据库和鉴证体系;
3、完善社会服务;
4、完善《拍卖法》;
(待提案内容公布后,需完善提案具体建议)
万捷委员提出几大解决方案来“净化”艺术品交艺市场。希望规范艺术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解决诚信、定价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杜绝艺术市场中的制假售假现象,实现艺术品鉴定与后端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有机结合等诸多方面,得到切实有效的长足发展。
央视媒体现场拍摄鉴证备案